1 基本原理及主要參數
了解生化分析儀基本參數的原理,有利于儀器、試劑的正確使用,有助于正確分析和處理測定數據。生化分析儀根據自動化程度分半自動和全自動,從目前試劑盒供應情況來看,主要的測定方法為:終點法(包括一點終點法和兩點終點法)、速率法(連續檢測法)、速率兩點法(兩點法),后兩種統稱動力學法。
2 主要參數設置的技巧
2.1 方法類型可根據試劑盒要求或反應原理來設置。對于半自動生化分析儀終點法只是一點終點法,全自動生化儀單試劑選擇一點終點法,而雙試劑選擇兩點終點法。大多數酶學測定使用速率法,尿素氮、肌酐測定等用兩點法。
2.2 測定波長測定波長選擇有三個主要條件:(1)待測物質在該波長下的光吸收最大。(2)其吸收峰宜較寬而鈍,(3)常見干擾物在該波長下的光吸收最小。試劑盒說明一般已提供波長參數。有些儀器波長選擇受濾光片數量限制,應該就近選擇為原則。
2.3 測定溫度一般全自動生化儀都是37℃ ,而半自動生化儀有室溫、25~C、30cc、37~C等,終點法由于反應在機外進行,選擇室溫可以減少儀器溫度調整時間,提高工作效率,而速率法和兩點法都選擇37℃比較合適。
2.4 樣本體積分數樣品體積分數即樣品體積與反應液總體積的比值(sv/TV)。酶活力測定中,樣品在總體積中的比例應在10%以下。一般來說,待測物質在樣品中含量低的、生理波動范圍大的,樣品用量較大。如Trinder反應測定血清葡萄糖、膽固醇等,樣品試劑比例多為1:100,測定血尿酸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,常增加為1:50;AIJT和AST的樣品試劑比例多為1:10至1:20。方法靈敏、吸光度高的實驗方法,樣品試劑比例小,如白蛋白BCG法,樣品試劑比例常為1:200。肌酐Jaffe氏法監測時間短、吸光度值較低,樣品試劑比例多為l:10。一般應以試劑說明為準,不宜輕易改動。可根據最終反應液的量來計算樣本量和試劑量。
2.5 吸液量主要是針對流動比色的全自動或半自動儀器的參數,原則是吸人量不得大于或等于反應液總體積,否則會導致吸空形成比色池氣泡,最好留100~200ul的余地。
2.6 延遲時間延遲時間(Delay Time)指試劑與樣品混合后到監測開始之間的時間。延遲時間的選擇取決于被測物質的濃度(酶的活性)大小、反應速度的快慢、酶促反應的級數、樣品中干擾物消除所需的時間等。比如:CHE活性高僅需20— 30秒,LDH一級反應需30~40秒,AIJT需40~6O秒,AST需60~75秒,CK需90~120秒。半自動生化儀上酶活性連續監測法的延遲時間設定,由于只能單份樣品逐一測定,若延遲時問全部設置在儀器內,每個延遲時間加監測時間至少1分鐘以上,守候時間較長。工作量大時,可以根據儀器控溫、加樣及讀數和試劑特點,以及室溫情況,將延遲時問挪一部分到機外,套式操作,但要確保機內延遲時間不要進入線性反應期。兼顧延遲時間和監測時間反應時間是有限制的。在速率法和兩點法中,延長延遲時間必然縮短線性監測期,減少測定的線性范圍,也易發生底物耗盡。
2.7 監測時間 酶促反應延遲期后,在過量底物的存在下,反應速率加快并達到一個反應速率穩定的階段,即酶促反應以恒定的速率進行,不受底物濃度的影響,這段時間稱為線性反應期或零級反應期,自動化生化分析儀的監測時間即為此期。測酶的連續監測法至少90—120s或至少4點(3個AA),少于3個△A不能稱為連續監測法,因為不能計算線性度。監測時間過長則容易發生底物耗盡,可測范圍變窄。
2.8 標準液濃度終點法和兩點法必須設置標準,選擇合格的標準品很重要。有些試劑盒配有標準液,但是部分項目標準液定標偏差太大,我們使用的是干粉復合羅氏校準液,復溶后分裝冷凍保存,只要復溶的水質保證,避免反復凍融,校準的結果還是很滿意的。注意校準液靶值獲得的方法學,方法不同耙值是有差異的,比較典型的是ALP測定有IFCC和DGKC法,差異比較大,不可簡單套用。2.9 K值速率法測定無需帶標準或做標準曲線,首先確定樣本量和工作試劑量,再根據被測物質的摩爾消光系數,就
可按速率法計算公式計算出因素K值了。K=TV×10。/(8×SV XL),TV為反應液總體積,sV為樣本體積,L為比色杯光徑(em),£為毫摩爾消光系數,如NADH/NADPH34Onm為6.22,對硝基苯胺405nm為9.9,5一氨基一2一硝基苯甲酸405rim為9.5,對硝基酚405nm為10.5,5一硫代一2一硝基苯甲酸405nm為13.3。
2.10 試劑吸光度上下限有的生化儀要求設置試劑吸光度上下限,主要是用來監測試劑的質量的,但是試劑吸光度上限和下限不是試劑質量的唯一指針。因此,一定的校準頻率和室內質控是質量保證的必需手段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就遇到酶活力測定的試劑空白數據在規定限值內,但質控物測定結果連續偏低,病人結果因每天標本少而難以判斷,最后發現是試劑質量下降。